虎文化源遠流長,它源于遠古自然崇拜和圖騰崇拜,與我國初民原始文化并生并存?;⑽幕粌H歷史悠久,而且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,是我國深厚古文化的遺存和積淀,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體現。
虎的文化美學
齊白石虎圖軸 故宮博物館藏 徐悲鴻虎圖軸 故宮博物館藏
古人記載:“虎者,陽物,百獸之長,能執博挫銳,噬食鬼魅”。
不同于龍的虛幻,虎是一種真實的存在,古人相信它的英雄、方達、勇猛、吉祥、平安,在希冀虎鎮宅、守墓,驅邪辟災外,更寄寓著向往吉祥幸福的祈佑觀念。
從“山中之君”到圖騰之虎,從白虎、伏虎到乘虎升天,人們談虎、崇虎、刻虎、畫虎、剪虎……形成了富有生氣和人情味、稚拙味,具有強烈而質樸的審美的虎文化 。
白玉臥虎 故宮博物館藏
虎的圖騰崇拜
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時期,人們出于對動植物的一種特殊的親近感,把某種動物或植物作為崇拜的對象、信奉的圖騰、本氏族的標志,甚至將其視為本民族的祖先。
在我國云南,黑虎氏族是彝族的遠古先民,其崇黑尚虎,并以黑虎為圖騰保持至今。彝族人稱虎為羅,現在常有彝族人自稱羅羅,意為虎族。作為虎的民族,他們每年都要過虎節,從農歷正月初八的接虎祖開始,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結束。期間,族人同歡,跳老虎笙。在祭虎祖時,他們用畫有虎頭的葫蘆瓢來象征自己的祖先,以祈福消災。
白玉鏤雕雙虎環佩 故宮博物館藏 杏黃緞虎頭式棉風帽 故宮博物館藏
虎的紋飾意蘊
青花虎竹紋大盤 故宮博物館藏 徐悲鴻 《騎虎財神像》 上海博物館藏
東漢應劭所著《風俗通義》中有記述,“畫虎于門,鬼不敢入?!庇纱丝梢娀⒌膱D案蘊含了無窮力量。
在山西的剪紙藝術中,虎是一種普遍的形象,人們相信虎的圖案可以辟邪去災。太原剪紙非遺傳承人王銀鳳所創作的,全長16米的剪紙作品《百虎雄威》,100只老虎神情各異,就連身上的細小絨毛都清晰可見,它們或三五成群嬉戲打鬧,或獨自俯身打盹玩樂,每一只老虎的神情樣貌都猶若真虎。
虎的民間諺語
玉虎形配 故宮博物館藏
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向來被看作是剛強、威猛的象征,同時也是代表吉祥與平安的瑞獸,通常還被視為權利與力量的象征。
故而,在人們心目中,老虎常是一派凜然不可侵犯的王者氣度,是不可得罪的也是惹不起的,民間就有“老虎的屁股摸不得”這樣的說法。
初生牛犢不怕虎,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有顧慮,敢做敢為。
黃地黑彩雁銜蘆葦紋虎枕 上海博物館藏
虎生三子,必有一彪。比喻眾多子女之中,出了一個超群出眾的人。
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?比喻將事情進行實際的深入了解,才能有所得。
諺語背后,表現了老虎的習性,也揭示了虎與人、環境、其他動物之間的特殊關系,蘊含著哲理的意味和生活的情趣。
我們相信,寄寓著人們美好愿望的“虎文化”,將會一直在中華大地上世代傳承。同時也祝?;⒛甑哪?,財源廣進像肥虎,身強體壯像頭虎,愛情甜蜜像奶虎,好運連連像虎毛,事業蒸蒸像猛虎!